<track id="dhycf"></track>

      <table id="dhycf"></table>
      <p id="dhycf"></p>
      <table id="dhycf"><option id="dhycf"></option></table>
      <li id="dhycf"><ruby id="dhycf"></ruby></li>

      網站地圖關于我們

      查看相冊 View Gallery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張圖片
      ▲ 海邊長亭,舟山柴山島

      小島你好 / Hello, ZhouShan

      在大部分人離開海島去往城市生活后,柴山島目前只留有不到100個老人常住在島上。為了振興海島,舟山正在進行”小島你好”的共富計劃。

      柴山島是共富行動第二批示范島嶼,島上會陸續建設10多個項目,未來這里將擁有藝術、設計、時尚、社交等多重屬性。

      很快新島民和游客會接踵而來,之后柴山島會大變化,人,故事,文化,風貌都會發生變化。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張圖片
      ▲ 碼頭到達的人群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3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4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5張圖片

      海邊長亭 / The Seaside Pavilion

      小島你好競賽后,長亭作為第一名方案落地,同時落地的還有一批其他島上的小建筑,我們這一系列設計出發點都是想要在樸素的小島生活中將浪漫氣息提拎起來,在時代變局中以一種詩意現實主義視角,安放生活以及一切不可測的變化。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6張圖片
      ▲ 競賽時方案/葉片與海浪同步起伏開合

      在中國傳統村落的空間圖景里,村口會有一棵茂盛的大樹建立到達感,遠遠就能望見,村民們也樂意聚集在這里打發時間,看生人路過,等客人到來,與親友道別,這是至今仍能看見的中國鄉村景象。

      《卜算子》有描述這一圖景:"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今古短長亭,送往迎來處。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裝置長亭,即是要在小島入口建立這樣一個坐標,完善小島村落的情境拼圖,建立辨識度和到達感。

      設計原方案是通過潮汐升降提供動力,海浪和葉片同步起伏,這個明顯的變化是以數小時為周期的,考慮到游客成為主要受眾,我們在優化時候打算改為具有瞬時效應的風動力,相應的形體也跟著優化。

      同時我們環島進行了多次踏勘以優化落位,最終鎖定在一個上世紀60年代留下來的廢棄貨運碼頭,位于新客運碼頭到村里的路上,周邊是嶙峋的礁石,背景里都是藍天和山海。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7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8張圖片
      ▲ 位于碼頭到村落之間

      柴山翎 / The Feather of Chaishan

      進入到山川大海這樣的宏大場景里,人會失去尺度和自我而沉沒其中,藝術裝置會連接場景,把人帶入到“有我”的情境里。
      設計將多片纖長的葉片并排懸掛在構架上,在海風中緩慢的搖曳,與海浪一同起伏,這是一處詩意而現實的場景建造,葉片之下舊有的碼頭棧橋被進行修繕和增設欄桿,除了常年駐場的垂釣客,這里也成了島上老人日常聚集休憩之地,老人們多數時間是沉默的凝視,望著每一班輪渡緩緩靠近、每一批客人到達碼頭時候短暫的喧沸。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9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0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1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2張圖片
      ▲ 小島生活里的背景

      從2024年8月15日起,你坐船去往白山島或往柴山島碼頭,在一公里之外就能看到這個風動裝置,如同小島的白色翎羽在風中抖擻。
      貫穿以詩意現實主義,裝置設計采用了兩層概念完成意義和形式的建構,一是作為情感符號的長亭,決定了裝置的選址和空間形態,二是具有浪漫氣質的柴山翎,建構了形式的主特征。


      運輸和搭建 / Set Up & Transport

      裝置是在工廠里生產制作完成的,半成品用三輛大貨車開了2天到達舟山,再轉船運,向當地船老大租了艘300噸的貨船和吊車,運送到柴山島上進行組裝,施工所需的所有設備也都需要船運進來。

      這個巨大的裝置是有36片7米長的葉片組合成,3片一組關聯在一起。

      葉片的初始狀態是通過配重設定好的,擺幅是在grasshopper中動態模擬之后綜合考量設定的。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3張圖片
      ▲從貨輪上將半成品卸到柴山島碼頭

      單個葉片通過軸承連接至主支架上,葉片尾部設置了主、次兩級調節平衡的配重塊。主平衡塊負責平衡葉片前端較遠懸挑產生的力矩,次平衡塊負責微調無風狀態下葉片的靜止俯仰姿態。為防止上下葉片在擺動時發生碰撞,在葉片之間做了連桿與限位,緩沖限位器選用的是橡膠這種簡單、耐日曬高溫、耐腐蝕的材料。

      由于場地就在海面上,海水的腐蝕性加上小島常年有10級以上風浪,因而裝置是采用了鋼結構焊接并整體防腐蝕噴涂處理,葉片原來計劃用織物膜,對比性能后用了更高強度的漁繩纏繞,既能保證半透效果,也足夠抗風。

      葉片在三級風下即可輕微晃動,在五級風下舞動較為明顯。若遇到臺風,可將葉片與主體支架綁定在一起形成剛性體避免損壞。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4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5張圖片
      ▲ 在廢棄碼頭上搭建

      渡過第一個臺風

      雖然在強度計算上考慮了足夠的安全系數,我們還是最擔心裝置在復雜氣候下的表現。

      在開始安裝的第一周,場地上的鋼構件和防護欄桿綁在了一起安放,但還是被風浪沖到了海里,花了2天才打撈上來。

      8月20日,裝置搭建剛剛完成,小島迎來10級臺風,所有輪船都停航了,有同事被困在了小島上,記錄了裝置在臺風中的狀況,慶幸各項性能都安然過關,沒有在臺風中造成破壞,大風中葉片飛舞,浪花飛濺過礁石,這些畫面也震撼到了所有人。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6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7張圖片
      ▲ 大風中的浪花、礁石和葉片

      小島往事 / Once Upon a Time

      過去柴山島上木林茂盛,200多年前便開始有人居住,周邊的漁民出海捕魚時候總會上島來撿柴帶走,而后隨著漁業捕撈的壯大,越來越多的居民來到柴山島居住,為了讓漁船能夠有個避風浪的地方,就圍起了一個海塘形成了一個避風良港,于是島上的居民便稱其為“港里”,F在行政村的名稱也叫做港里村,本島人更喜歡稱港里,而外鄉人多稱柴山島。

      數十年前柴山也是個熱鬧的小島。柴山島上的居民近1600人大多是來自寧波、朱家尖、白沙的漁民,當然也不乏來自安徽、湖南、廣西等地上島打工的人。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8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19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0張圖片

      柴山島最熱鬧的一段歲月,碼頭上時常燈火通明,有靠不完的漁船,卸不完的魚貨。

      當時島民中流傳著一句俗語:
      “港里人,立碼頭;后沙頭人,大陸當陰溝;小沙頭人,背鋤頭;黃沙頭人,奶油包包頭!

      這是整個白沙島人往日的寫照。港里人的好客與淳樸是公認的,遠方客人到來,主人一定早早立在碼頭迎接客人,因為往來客人多,碼頭又是做生意的地方,于是便有了“港里人,立碼頭”的形象。

      而后隨著漁業資源的衰退,漁船都去了沈家門停泊,漁船載著漁民離開,港里漸漸靜寂,漁村急劇沒落衰敗。

      為了響應“大島建,小島遷”政策,島上唯一一所學校的搬離,越來越多的父母帶著孩子前往朱家尖、沈家門上學,并在那里買房定居,島上的人口銳減。最后島上只剩下了一些50歲以上的老人,隨著這群老人的逝去,原來200多位老人到了現在也就96位了……

      而今小島煥新,一個時代的齒輪開始轉動。

      長亭立碼頭,恰如當年早早就立在碼頭候客的港里人。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1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2張圖片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3張圖片
      ▲ 日夜流轉


      圖紙 / Drawings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4張圖片
      ▲ 單個組件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5張圖片
      ▲ 側立面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6張圖片
      ▲ 平面圖

      棲城新作 | 柴山翎: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第27張圖片
      ▲ 軸側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舟山柴山島海邊長亭
      項目地點:浙江省,舟山,柴山島
      項目類型:藝術裝置
      競賽組織:舟山市“小島你好”競賽組委會
      舟山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爾客文化發展(舟山)有限公司
      上海不假思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舟山市普陀區白沙島管理委員會
      設計單位:GN棲城設計
      設計團隊:沈利江、劉通、崔恒軒、丁豪、鄭臻
      設計時間:2023.7-2024.5
      建設時間:2023.7-2024.8
      占地面積:75 ㎡
      施工單位:保定神匠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攝       影:梁文軍,田方方,章勇,蔣萌


      來源:本文由GN棲城設計提供稿件,所有著作權歸屬GN棲城設計所有。

      【專筑網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站注明“來源:專筑網”的所有內容版權屬專筑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專于設計,筑就未來

      無論您身在何方;無論您作品規模大;無論您是否已在設計等相關領域小有名氣;無論您是否已成功求學、步入職業設計師隊伍;只要你有想法、有創意、有能力,專筑網都愿為您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投稿郵箱:submit@iarch.cn         如何向專筑投稿?

      掃描二維碼即可訂閱『專筑

      微信號:iarch-cn

      登錄專筑網  |  社交賬號登錄:

       匿名

      沒有了...
      評論加載中,請稍后!

      藝術 (561 articles)


      裝置 (272 articles)


      藝術裝置 (37 articles)


      中國 (3688 articles)


      浙江 (229 articles)


      (上海)GN棲城設計 (12 articles)



      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_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_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track id="dhycf"></track>

          <table id="dhycf"></table>
          <p id="dhycf"></p>
          <table id="dhycf"><option id="dhycf"></option></table>
          <li id="dhycf"><ruby id="dhycf"></ruby></li>